灰霉病是茄子、黃瓜、等蔬菜上最主要也是最頭疼的病害。它是一種真菌性病害,主要危急蔬菜的花、葉和果實;是蔬菜種植過程中非常令人頭疼的病害,灰霉病的出現導致蔬菜嚴重減產,但是在防治蔬菜灰霉病的過程中,有時候效果并不是很好。
一、發(fā)生特點
該病害發(fā)生早,流行快。大棚蔬菜一般于11月中旬前后定植,11月底番茄、黃瓜苗期灰霉病就開始發(fā)生,12月至第二年1月形成灰霉病第一個發(fā)病高峰。
第二個發(fā)病高峰為2月中下旬至3、4月份(花果期),主要危害幼果、幼瓜,導致幼果、幼瓜變軟、萎縮、腐爛,表面密生灰色霉層。幼果、幼瓜附著在莖上時,能引起莖部腐爛。病株率和病果率在7~10天內爆發(fā)流行。
灰霉病菌是一種腐生菌,喜歡從腐敗的枝葉和花瓣侵入,一般先從植株葉片上先干枯后返潮的落花上發(fā)起進攻,在葉片上形成由邊緣向內部擴展的“V”型病斑,并形成灰色葡萄穗狀霉層。
灰霉病菌的發(fā)育適溫是10~23℃,最佳濕度在90%以上,32℃以上、4℃以下環(huán)境中停止發(fā)展。而一般大棚蔬菜的生長溫度在15~30℃,同時由于大棚大多采用雙膜覆蓋,棚內濕度高,白天空氣相對濕度可達80%左右,夜間達90%以上,尤其是在冬季和早春時節(jié),如果遇到連陰天或霧霾天氣,棚內濕度基本都在90%以上,非常利于灰霉病菌的大爆發(fā)。
二、灰霉病浸染途徑
(1)、病菌從因農事操作、機械損傷引起的傷口侵入。
(2)、底部葉片受肥害后,從葉邊緣感染病菌。
(3)、帶菌花粉散落于葉片,致使病菌侵入。
(4)、莖部傷口或病果病葉附著于莖部容易感染。
(5)、土壤中越冬或殘存的病菌從莖基部侵入。
(6)、灰霉病菌從殘留花瓣處侵入。
(7)、灰霉病菌從未脫落的柱頭處侵入。
(8)、枯死的花瓣、葉片粘貼于果面,致使病菌從果面侵入。
三、防治措施
1、清理棚室環(huán)境,減少初浸染源
定植前要清除棚內殘茬及枯枝敗葉;及時摘除病葉、病花、病果和下部黃葉、老葉,摘除后使用塑料袋封閉起來帶到室外深埋或燒毀。清理完畢后注意洗手,然后再進行其他植株管理操作,以免人為因素造成病菌傳播。
2、加強棚室設施及植株栽培管理
①、改進栽培技術,加強田間管理。蔬菜定植后,采用雙壟薄膜、膜下滴灌技術,減少棚內濕度;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,忌陰雨天澆水;中午溫度達25~30℃時,通風降濕,增加二氧化碳,使?jié)穸冉档偷?0%左右。
②、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(tài)特性,合理密植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,增施磷鉀肥,防止偏施氮肥,使植株過密而徒長,影響通風透光,降低植株抗性。
3、提高植株抵抗力并且優(yōu)化植株花果管理
①、避免接觸過病葉或病果后直接進行整枝打叉操作,減少病菌通過傷口侵入機會。
②、降低沾花時候激素的用量和濃度。激素使用不當,會造成花瓣不脫,即使外面空氣比較干燥,但干枯的花瓣在萼片和果實中間夾著的部分濕度依然很大,灰霉病菌容易入侵危害。
③、低溫高濕是灰霉病爆發(fā)的首要條件,在日常的栽培管理過程中要注意養(yǎng)根護葉、合理留果,培育健壯的植株,增強抗逆能力;
周口萊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專注于作物功能水溶肥研發(fā)與生產,解決作物低產、生長慢、 病蟲、落花落果、土壤污染等問題,實現作物增產,農戶增收,認準萊昂水溶肥。
【本文標簽】 灰霉病、水溶肥、萊昂水溶肥
【責任編輯】 版權所有
咨詢熱線
4000-500-5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