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,農戶們常常會遇到黃瓜白粉病的問題,該病嚴重影響了黃瓜的品質和產量,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。那么,黃瓜白粉病如何防治呢?
一、黃瓜白粉病癥狀
白粉病菌主要侵染葉片,其次是莖和葉柄,一般不危害瓜。發(fā)病初期,葉片正、反面出現(xiàn)白色小粉點,逐漸擴大呈圓形白色粉狀斑,條件適宜時,向四周蔓延,連接成片,成為邊緣不整齊的大片白粉斑區(qū),并可以布滿整個葉片。以后變成灰白色,有時上面產生許多小黑點,葉片逐漸變黃,發(fā)脆。葉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。病菌侵害葉柄和嫩莖,植株從幼苗期即可受害,中后期發(fā)病較多。
二、黃瓜白粉病發(fā)病條件
(1)、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發(fā)的濕度范圍較大,但葉面上如有水滴存在時,孢子吸水后膨壓過大,引起孢子破裂,對孢子萌發(fā)十分不利。寄主受到干旱影響的情況下,白粉病發(fā)病更重,這是因為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細胞的膨壓,對表面寄生并直接從表皮侵入的白粉病菌的侵染較為有利。這種對濕度要求的差異也是白粉病常先于霜霉病發(fā)生的主要原因。
(2)、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發(fā)要求較高的溫度,10~30℃范圍內都可以萌發(fā),以20~25℃適宜。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抗逆力較低,壽命很短,在26℃左右只能存活9h,30℃以上、-1℃以下很快失去生活力。溫室、大棚內較易使白粉病菌獲得溫度、濕度的適要求。因此,溫室、大棚的黃瓜白粉病發(fā)生較重。
(3)、施肥不足、管理粗放、土壤缺水、不及時灌水、植株生育差、抗病性降低等致使發(fā)病較重;澆水過多、氮肥過量、植株徒長、田間通風不良、濕度增高等也有利于白粉病的發(fā)生。不同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不同,一般情況下,抗霜霉病的品種也兼抗白粉病。
三、黃瓜白粉病防治措施
1、選用抗病品種
常見白粉病地區(qū)應因地制宜選換抗耐病高產良種。
2、創(chuàng)造抗病條件
適當加寬行距,增加通風透光條件;增施磷、鉀肥料,控制植株徒長等。
3、環(huán)境熏蒸
白粉菌孢子飄散并粘附在病株周圍的空間。在秋冬大棚及溫室中很容易發(fā)病,白粉菌對“硫”特別敏感,因此,可用硫磺粉加鋸末或其他助燃劑點燃熏蒸,密閉熏悶1晝夜,可殺死白粉菌,隔3d再熏悶1次,然后播種或定植。黃瓜生長期間,硫磺粉可減量一半,時間減為1夜即可,隔5~7d再熏悶1次,效果良好。
4、加強田間管理
棚室栽培應注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露地栽培的應著重抓好適時追肥和噴施葉面營養(yǎng)劑,以防植株徒長或早衰,增強植株抗性。
5、抓好噴藥預防工作
無病早防,見病早治,從植株上架封行時開始,定期或不定期噴施藥劑防治。
周口萊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專注于作物功能水溶肥研發(fā)與生產,解決作物低產、生長慢、 病蟲、落花落果、土壤污染等問題,實現(xiàn)作物增產,農戶增收,認準萊昂水溶肥。
【本文標簽】 黃瓜種植、白粉病、水溶肥、萊昂水溶肥
【責任編輯】 版權所有
咨詢熱線
4000-500-526